发布供需信息
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
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
根据最新数据和分析,2025年3月中俄矿产贸易呈现以下供需动态及战略合作趋势:
一、能源类矿产:贸易规模持续扩大
1. **石油与天然气**
- **石油进口**:2024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同比增长3%,金额达624亿美元。预计2025年这一趋势将继续,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石油的稳定供应和中国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。
- **天然气进口**: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大幅增长25%,金额80亿美元,占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的近40%。液化天然气(LNG)交易量增长3%,但交易额下降4%,反映俄罗斯对华LNG出口单价下调。
- **地缘互补性**:中俄通过陆路管道运输,有效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,增强了能源安全。
2. **煤炭**:2024年中国自俄煤炭进口占比超70%,但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,2025年可能进一步优化进口结构,平衡成本与需求。
二、金属及精矿:供需调整与价格分化
1. **铜精矿与镍金属**
- 2024年铜精矿进口量激增71%,达14.7亿美元;镍金属实物量增长近30%,但交易额下降7%,显示单价下跌。
- 俄罗斯因西方制裁,加速向中国输出矿产资源以填补市场空缺,中国则通过多元化进口保障供应链稳定。
2. **原铝**:进口量维持120万吨,但交易额增长25%(35亿美元),反映铝价上涨。俄罗斯铝产业因制裁减产保价,中国市场需求支撑其出口收益。
三、战略性资源:核燃料与稀有矿产合作深化
1. **核燃料**:中国2024年加大从俄罗斯进口浓缩铀235及其化合物,并计划在2026年前接收丰度30%的核燃料。此举旨在保障核电发展需求,应对美国等国家对关键技术的封锁。
2. **稀有金属与惰性气体**:俄罗斯对氦、氙等半导体制造关键气体的出口限制未波及中国,中国持续获取相关资源以支持高科技产业。同时,俄罗斯战略性矿产目录新增的锌、铷、铯等品种,与中国需求形成互补。
四、贸易结构优化与挑战
1. **贸易额增长**: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历史新高,2025年预计达2500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5%-7%。能源和矿产贸易仍为核心驱动力。
2. **合作瓶颈**:当前合作以初级产品为主,技术合作(如能源设备、可再生能源)仍有提升空间。此外,油气定价机制需进一步协调。
3. **外部压力**:美国通过控制格陵兰岛、美乌矿产协议等争夺资源,中俄需加强战略协作以应对全球资源竞争。
五、未来趋势与建议
- **扩大战略储备**:中国需继续增加关键矿产(如铀、铜、镍)的进口和储备,应对国际供应链风险。
- **深化技术合作**:推动中俄在可再生能源、矿产加工技术等领域的联合研发,提升附加值。
- **关注政策调整**:实时监测俄罗斯出口限制政策(如惰性气体、铂族金属),灵活调整进口策略。
综上,2025年中俄矿产贸易在能源和战略资源领域持续深化合作,同时需应对价格波动、技术合作不足等挑战,以巩固双方在全球资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