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供需信息
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
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
截至2025年3月20日,中俄贸易的最新动态可综合以下关键信息:
1. 贸易额持续增长与结构优化
- **创纪录的贸易规模**: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48.19亿美元,较2023年增长1.9%,连续两年刷新历史纪录。其中,中国对俄出口增长4.1%,达1154.99亿美元,进口额约为1293.2亿美元。
- **能源合作深化**: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占比超40%,2024年东线天然气管道提前满负荷运转,原油和天然气对华出口分别增长3%和25%。此外,双方计划于2027年开通新的远东天然气管道,进一步巩固能源供应链。
- **科技与制造业合作**: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0%,汽车市场份额从7%跃升至50%,手机占据80%的市场。电动车品牌在俄销量增长300%,并推出适应极寒气候的车型。
2. 本币结算与金融合作
- **去美元化进程加速**:中俄贸易中本币结算率超过90%,人民币占60%。2023年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份额从1%跃升至42%,美国制裁后一度飙升至99.6%,显示两国金融体系自主性增强。
- **支付系统互联互通**:双方正推动清算系统对接,减少汇率波动影响,完善金融基础设施,为本币结算提供更稳定支持。
3. 区域开发与新增长点
- **远东开发战略**:俄远东地区被划为经济特区,吸引中国投资。双方计划扩建铁路设施、推动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,并加快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项目。
- **新兴领域合作**:跨境电商、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成为新引擎。2025年“中俄文化年”启动,预计将进一步带动旅游、教育等领域的合作。
4. 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下的挑战
- **美俄关系复杂化**: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近期喊话美国,要求其迈出关系正常化第一步,但美俄在能源、地缘政治等领域竞争性增强,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。
- **贸易结构隐忧**:尽管贸易额增长,但俄罗斯对华出口仍以能源(70%-80%)为主,中国对俄出口则以机械和电子产品(40%)为主。双方需在产业链融合、技术标准统一等领域进一步突破。
5. 战略协作与多边机制
- **高层对话机制强化**:2025年“中俄三亚对话”聚焦战略协作、多边主义与人文交流,强调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,共同抵制保护主义。
- **区域经济整合**:中俄通过“一带一路”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,推动亚太及金砖国家合作,构建多极化经济格局。
展望:
俄专家预测2025年中俄贸易额有望突破2500亿美元,但需解决结构单一、关税调整(如俄罗斯进口汽车关税上调)等问题。总体而言,中俄合作已形成“能源+科技”双循环模式,其互补性与战略协同性将持续塑造全球经贸新格局。